昨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一季度國民經濟情況,數據表明中國國民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根據已經公布的數據,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CPI同比下降0.6%。其他各項數據,工業(yè)生產增長企穩(wěn),國內市場銷售平穩(wěn)、增長較快,外匯儲備有所增加,企業(yè)家信心正在提高。即使一些有所下降的數據,如外貿出口、財政收入等,但其跌幅也在收窄。因此,若說中國經濟出現“暖意”那是不錯的。但如果說“中國經濟從此走出低谷”,甚至“只要再加把力(即再出臺個巨額投資計劃),中國經濟即可再次起飛了”,那就有點不著邊際了。
外貿進出口的跌幅雖有收窄,但外需仍然偏冷。本輪國際金融危機是否還會惡化,誰也不敢斷論,所以外貿出口是否再會加大跌幅,現在無法判斷。而今天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很高,近兩年來進出口占到GDP的近69%。同時工業(yè)生產增長雖企穩(wěn),但企業(yè)實現利潤總體下降,企業(yè)效益下滑。更嚴重的是居民消費意愿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xù)環(huán)比下降。
支撐中國經濟出現“暖意“的主要依據是,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129億元,同比增長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個百分點。正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使得工業(yè)生產持續(xù)回升和銀行信貸呈爆炸性增長以及企業(yè)家信心提高。這是以4萬億元投資計劃為核心的第一輪經濟刺激政策實施5個月的結果。不過,當前中國GDP只增長了6.1%,離今年計劃目標8%還有距離。
對于中國能夠于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在經濟數據上、在GDP上走出經濟危機,我們是毫不懷疑的。無須再出臺新的巨額投資計劃,現有的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再加上各地各部門高漲的投資積極性,就足以實現投資拉動經濟的目的。
可是從中國經濟的內部結構、內部質量來看就不盡然了。
中國的經濟危機與美國的不一樣。以危機前兩國都存在的貸款擴張為例,從某種角度而言,中國的銀行體系與美國形成對照。過去10年,在流動性擴張形勢下,美國各銀行向消費者輕率放貸導致消費過度,而中國的銀行在國內流動性飆升時,向企業(yè)尤其是向大型國企和上市公司發(fā)放貸款,形成過度投資。
當經濟危機爆發(fā)時,在資金配置上,美國的流動性越來越差,企業(yè)得不到貸款。于是美國救市,把巨額資金注入金融市場,增加流動性。在收縮業(yè)務時,美國各銀行切斷消費者貸款,達到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的目的。
然而中國經濟危機爆發(fā)時,并不是流動性不足而是流動性過剩,不是消費過度而是內需一直不能真正啟動。而當中國經濟刺激計劃實施時,巨額資金極有可能流向已經過度投資的企業(yè)。這就有可能使本來就有過剩產能的企業(yè)、行業(yè)不能消腫,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反而更加過剩了。
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拉動內需消費,如果不能拉動消費,那么當中國經濟被拉動的同時CPI、PPI又會被抬上去,經濟很快就由偏冷而立即變?yōu)檫^熱。如此跳來跳去,中國經濟如何談得上健康發(fā)展呢?
因此,當前中國經濟需要的不是什么追加投資,而是需要能夠淘汰過剩產能、活躍民間投資、擴大內需消費、調整經濟結構、夯實增長基礎的切實的經濟措施。故此,對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我們還是慎言“已經回暖”、“走出低谷”之類鼓勁空話,多多看到困難和隱患為好。
![]() ![]() |
- 2009-04-17一季度GDP同比增6.1%
- 2009-04-17福建一季度GDP增幅高于全國1.3%
- 2009-04-23廈門GDP一季度負增長 商品房空置近70萬平方米
- 2009-04-17GDP增長6.1% 中國"讓世界小松一口氣"
- 2009-04-17我國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 GDP增6.1%CPI降0.6%
- 2009-04-16一季度GDP同比增6.1% CPI同比降0.6%
- 2009-03-31亞洲開發(fā)銀行預計今年中國GDP將增長7.0%
- 2009-03-29兩岸簽ECFA 臺灣GDP將增1.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