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流血和犧牲不就是為了這些孩子嗎” 我在廣西興安的湘江血戰(zhàn)紀念園里拍過一張照片,秋風瑟瑟,寂寂無人。有5萬名紅軍戰(zhàn)士永遠躺在了那里,但現(xiàn)在很少有人知道那里曾經發(fā)生過什么。很多人住在江邊,也不知道這段歷史。 我在長征這一路上心里最大的痛點,就是我們共和國的后代對長征的集體遺忘。 我在一所大學演講時,曾有幾個大學生跟我說:左老師,長征原來是一群流寇一路被別人追著打,差點被滅掉。我對他們說:你們說得沒錯,但真正偉大的東西,不是從勝利到勝利,那只能叫強大;真正的偉大一定是從弱小到強大、從幼稚到成熟、從失敗到勝利、從落寞到輝煌,這才是偉大的曲線。 長征就是從逃難開始的,但是接下來發(fā)生的,是一次次絕地反擊、向死而生,這也是長征中最動人心魄的環(huán)節(jié)。很多紅軍戰(zhàn)士并不知道,這一出發(fā),就再也回不來了。一些紅軍家屬肚子里懷著孩子,挺著大肚子走上了長征路。 紅軍女戰(zhàn)士的分娩,構成了長征歷史上最為慘烈的開局。 這張老照片里的兩個人,一個是鄧發(fā)的夫人陳慧清,旁邊的男人叫董振堂。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至少是開國元勛,因為他當時已經是軍團長,和林彪、彭德懷平起平坐,可惜他在西路軍的戰(zhàn)役中壯烈犧牲。 長征路上的一天,陳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在一場激烈的突圍戰(zhàn)剛一打響時要生了,而且是難產。當時陳慧清疼得滿地打滾,身邊沒有一個醫(yī)護人員,只有幾個紅軍小戰(zhàn)士。 僅僅1公里以外,董振堂正率領戰(zhàn)士拼死作戰(zhàn),眼看著頂不住了,董振堂拎著槍沖回來問:到底還有多少時間能把孩子生下來?沒人能夠回答。于是董振堂再次沖入陣地,大聲喊道:“你們一定要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來!”結果戰(zhàn)士們死守了幾個小時,硬是等陳慧清把孩子生了下來。 戰(zhàn)斗結束后,一些戰(zhàn)士經過產婦身邊時都怒目而視,因為很多兄弟戰(zhàn)死了,但董振堂又說了一句足以載入史冊的話:“你們瞪什么瞪?我們流血和犧牲不就是為了這些孩子嗎?!” 80年前,在那樣的情形下,一個軍人說出這句話,這樣的情懷你能想象嗎? 我在想:我們缺故事嗎?我們不缺;我們缺英雄嗎?我們不缺。只是沒人給我們的孩子們講這些,我們的孩子們不知道這些故事,也不知道80年前這些軍人曾經付出了什么。 他家雇工有1500多人,他卻要為國家去奮斗 我以前不太讀革命歷史,所以一直有個錯覺,以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都是一幫“泥腿子”,是無產階級鬧革命,后來一路上查資料,才知道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大多數是“富二代”,而且有的還是超級“富二代”。 早年廣東潮汕地區(qū)有個年輕人叫彭湃,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農民運動領袖之一。彭湃是個什么人呢?如果形象一點來說,他就相當于是今天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兒子。據記載,他家的傭人雇工有1500多人。放著這么大的家業(yè),他卻非要為國家為理想去奮斗?!?/p> 有一天,他把家里所有的雇工召集起來開了個大會,把房產地契一把火全部燒掉,然后他說:“你們誰種我家的地,這個地就是你的了。誰住我家的房,這個房子就是你的了?!蹦菚r共產黨人的目標,不就是為大眾謀福利嗎? 再說一個人,朱德元帥。大家知道朱德在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前是什么人嗎?我最近剛剛去云南陸軍講武堂參觀,那里有一張照片,早年的朱德穿著裘皮大衣、綾羅綢緞,留著大八字胡,他當時是云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中將軍銜,要槍有槍,要兵有兵,要錢有錢。但朱德拋棄了這些榮華富貴,就是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重新開始一番艱苦卓絕的事業(yè)。 一開始,朱德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還碰了壁,陳獨秀對他說:對不起,舊軍人我們不要。朱德遠赴千里之外,在德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朱德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最后起義部隊在廣東潮汕的湯坑被打散了,周恩來、葉挺、賀龍等人坐船離開了,朱德帶著后衛(wèi)部隊去找主力,遇到一群殘兵。當時有人主張各奔東西,但朱德把剩下的2000人攏在一起,帶領大家繼續(xù)革命,到最后只剩下800多人上了井岡山。在這800人中,就有后來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林彪、陳毅、粟裕等人。毫不夸張地說,這800人,就是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的基本班底。 他們那一代的身上有著什么樣的情懷呢?那就是“危難當頭,我自橫刀立馬”、“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和勇氣。這一代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傳頌嗎? “你知道那天有多安靜嗎? 鳥都不飛,鳥都不叫。” 長征到底是什么?我用一組數據告訴大家。 長征一共穿越了中國15個省區(qū),翻越了20多座崇山峻嶺,走過了30多個急流險灘;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一共遭遇了400多場戰(zhàn)斗,平均每3天就發(fā)生一場遭遇戰(zhàn)。但即使如此,紅軍依然保持著平均每天25公里的行軍速度。所以說,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一次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它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三大遠征之首。 為什么美國軍人直到今天都對中國軍人充滿著敬畏和好奇?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60多年前的那場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一大批師團級將領都經歷過長征,所以他們得出一個結論:長征鍛造出中國最強悍的一代軍人! 再來看一組數據。長征是付出巨大的犧牲換來的:長征出發(fā)的時候,紅軍一方面軍86000人,最后到達終點時不到7000人;紅四方面軍出發(fā)時有10萬大軍,最后零零散散到達終點的不過3萬人。所以,長征又是一場不畏犧牲的遠征。 我在若爾蓋草原班佑村見過一座紅軍雕塑,我知道這個雕塑背后的故事,因為1995年我在王平將軍家里聽他講起過這個故事。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