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感言:感恩·感動
www.strategicstaff.net?2012-03-26 15:06? ?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 本報駐廈門記者 王珊珊 林熙/制圖 這段時間,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為原外籍教師英健募捐一事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佘紹敏老師曾是英健的學生,也是她后來的同事。佘紹敏告訴記者,今年64歲的英健是廈大新聞系國際新聞專業(yè)課的教師,1988年來到廈大,一教就是17年。2006年,因患上似帕金森病的神經(jīng)性疾病,英健不得不離開中國。 在佘紹敏的回憶中,英健的形象在記者腦海中漸漸豐滿起來。總是身穿灰黑色麻布衫,行走如風,常給學生的作業(yè)留下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見,喜歡騎自行車走街串巷,鐘情于拍攝老巷弄里的門神,用自己微薄的薪金設立了英健助學金資助貧困學生……記者確信,正是這樣一位敬業(yè)、善良、可愛的外國老人,才贏來如此多的愛心。 但讓人意外的是,在這支愛心隊伍中,有很多人并不認識英健。 盡管并沒有上過英健的課,來自新聞傳播學院廣告系的劉偉卻自告奮勇,負責“l(fā)ove英健”微博的管理。她說,“我感謝這位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17年光陰獻給廈大的外籍老師,我愿意盡自己一份力去幫助她!” “即便只是能出門到中餐館吃飯,英健都會為自己的這點小進步感到開心和充滿希望。英健的堅強和樂觀感動了我,我希望能多做點事,幫助她快點好起來?!?校園募捐活動的組織者之一林天秀說。 在白城賣水果的蔡大媽并不認識英健,只是常??吹铰愤^的英健,和她有些面熟。 “她現(xiàn)在需要幫助,我能幫多少是多少??梢詭偷剿揖陀X得很快樂。”蔡大媽憨笑著告訴記者,募捐那天她捐了50元。 ……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看到這么多站出來無私幫助英健的陌生人,記者不禁想到《雷鋒日記》里的這段話。 感恩、感動、付出、快樂……在這樣的愛心匯聚背后,或許最重要的并不是英健是誰,而是這些滿懷愛心的人是誰。我相信,不論英健是誰,只要是需要幫助的人,他們都會伸出援手,拉她一把。在英健與許多募捐者之間,流動的是感動與感恩的情愫。 為英健老師募捐一事,恰好發(fā)生在學雷鋒紀念日前后。雷鋒,這位值得我們終身仰視的英雄,在今天這個時代,意味著什么?我想,為英健募捐這件事給了我很好的答案:葆有一顆感恩、感動和付出的心,無論認識與否,愿意無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并從中獲得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和幸福愉悅的滿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31]走基層感言:挽留住正在消逝的民俗
- [ 10-24]走基層感言:加薪之外,還得用文化留人
- [ 10-17]走基層感言:要開發(fā),更要保護
- [ 08-29]走基層感言:“80后”,在基層磨煉中成熟進步
- [ 08-22]記者走基層感言:堅守,因寂寞而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