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祝?898-1927)
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舉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為標志的數以百計的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新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勇敢地承擔起領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重任。作為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張?zhí)椎挠⒚麑殡S廣州起義永載史冊。
張?zhí)?,1898年6月生,江蘇武進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冬轉入天津北洋大學(現(xiàn)天津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張?zhí)追e極投身其中,成為天津地區(qū)愛國運動的骨干之一。他參加了北洋大學學生組織的演講團,經常到天津市內和附近城鎮(zhèn)鄉(xiāng)村進行宣傳活動,揭露反動政府出賣山東主權的罪行。在斗爭中,張?zhí)着c景仰已久的李大釗建立了聯(lián)系,同時與天津愛國運動的領導者周恩來、于方舟等結下了革命友誼。在李大釗影響下,張?zhí)组_始接觸和信仰馬克思主義,并參加了李大釗組織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協(xié)助李大釗開展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的工作。1920年10月,張?zhí)缀袜囍邢牡纫黄鸺尤肜畲筢摪l(fā)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此后,他和鄧中夏一起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yǎng)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
從1921年春開始,張?zhí)紫群蟾疤K聯(lián)學習、工作,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出席共產國際、少共國際等代表大會,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青年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委員等,多次陪同共產國際代表來中國會見陳獨秀、李大釗等,參與籌建中國共產黨。1924年春,張?zhí)装袋h的要求回國,擔任團中央總書記,出席黨的四大并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時兼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宣傳部長等職。1926年3月和5月,蔣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艦事件”,提出“整理黨務案”,排斥和打擊共產黨人,破壞國共合作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張?zhí)踪澩珴蓶|、陳延年等人進行回擊的主張,并提議把工農武裝起來,組織十萬工農群眾,以武裝反對蔣介石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