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五十八團800多紅軍戰(zhàn)士,在團長黃立貴、政委陳一的率領下,開辟建松政蘇區(qū)。隊伍從崇安出發(fā),打下建陽的 潭,牽敵于浦南,攻進水吉,一路如疾風掃落葉,消滅國民黨地方武裝,勝利到達政和東平,在西表村和楊則仕會合,召開群眾大會成立建松政革命委員會,楊則仕任主席。這里是建松政革命的中心,根據閩北分區(qū)委的指示,政和黨支部擴大為建松政中心區(qū)委,書記楊則仕。紅軍的到來使革命蓬勃發(fā)展,農民紛紛提出土地還家的要求。有首民謠:“窮人種田無寸土,世代耕種白辛苦;不向地主還田地,永遠不會來幸福?!?/p>
9月初,紅軍分路到水吉的樟墩、杭頭、外屯,松溪的黃屯、青山、路橋等地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敵劉和鼎調3個營企圖奪回東平鎮(zhèn)。敵人從松溪出發(fā)經柯厝前來襲擊東平,群眾飛步來報告,五十八團聞訊后,與當地軍民一起拒敵于太平隘(距東平1.5公里多路)。激戰(zhàn)半天,殲敵百余人,繳獲機槍一挺、步槍90多支,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此后,工作發(fā)展很快。9月底在西表召開建松政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蘇維埃政府。選舉張順禮為主席,楊則仕為副主席,還成立建松政紅軍獨立營,各區(qū)有赤衛(wèi)隊、少先隊、兒童團。10月以后,成立建松政縣委,書記滕加禮,副書記楊則仕。在縣委領導下,土地革命全面鋪開,政和鳳池、東平、西表和水吉姜地等村土地分配結束,其他地方分配方案已定,后來由于形勢緊張而停止。
10月中旬,接分區(qū)指示,建松政縣委組織100多人的參觀團,楊則仕任團長,由黃立貴率部護送去閩北蘇區(qū)崇安參觀學習。當時我是參觀團小鬼班長,后跟黃團長、陳政委當通訊員。
11月初,劉和鼎乘建松政地區(qū)的紅軍主力去閩北之機,調2個團兵力配合地方民團、大刀會進攻蘇區(qū)。獨立營副營長池云亮叛變,縣委書記滕加禮隱遁,張順禮逃跑,建松政蘇區(qū)遭受摧殘。陳機有、陳機盛、楊賢子、楊則鎬和七井潭紅軍醫(yī)院傷病員等300多人壯烈犧牲,剩下的同志轉入大山堅持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