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霾伏,東北“淪陷”。然而比這場霧霾更看不明白的是,11月8日遭遇嚴重霧霾的沈陽,在局地霧霾指數(shù)一度突破1400的情況下,“一級紅色預警”遲遲沒有發(fā)布,以致于當?shù)丨h(huán)保局官網癱瘓近2小時。 比姍姍來遲的“一級紅色預警”更令人一頭霧水的是,說好的應急預案,在沈陽市各職能部門形同虛設。許多工地施工依舊,汽車單雙號照常通行,街上環(huán)衛(wèi)工人“裸呼吸”作業(yè),家長不知道還要不要送孩子上學…… 很多人將這場大規(guī)模的霧霾,歸結于一周前的供暖設備啟動。從查找霧霾起因的角度來看,這種分析不無道理。但北方供暖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由供暖而引起霧霾加重,也不應該是今天才有的重大發(fā)現(xiàn)。它是職能部門應該具備的常識中的常識,用不著花太多的心思去解釋。然而作為預警,顧名思義便是提前發(fā)出的警報,目的是避免人們在不知情或者準備不足的情況下造成傷害。而沈陽這次預警,是環(huán)保局在當天下午3點42分,才通過官方微博發(fā)布通知的,通知稱,“11月8日15:30,沈陽市發(fā)布重度污染天氣一級紅色預警?!倍藭r,環(huán)保局官網已癱瘓多時。 如果說霧霾本身已經有著人為的構成因素,那么,沈陽這場嚴重爆表的一級紅色霧霾“預警”嚴重遲到,便是更加人為的雪上加霜。表面看,它是政府協(xié)調能力在技術層面的嚴重缺乏,實質上是習慣性的沒把事關百姓的工作往心里去。 沈陽霧霾應急響應之所以寫在紙上不能落地,根本的原因不是溝通的渠道不暢通,而是表面工作做到了家。根據(jù)沈陽市政府辦公廳下發(fā)的《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試行)》,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成員,包括了市委宣傳部等多個職能部門。但據(jù)新華社記者采訪,在沈陽市政府、市環(huán)保局、市教育局等單位的官方網站上,“并沒有看到關于此次霧霾的預警信息”。如此,就難怪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自己對啟動一級響應也不知情了。 沈陽市這個預案,應該是寫給上面看的,不是做給百姓看的。應對上面的預案,幾個“秀才”就行,網上扒拉別的城市的預案改個城市名稱就行。而做給百姓看的預案,多少得組織次把演練,各部門得拉出來遛遛。若此,沒吃過豬也見過豬跑,多少能把程序在各個部門心里過一遍。 沈陽這次的霧霾實戰(zhàn),職能部門交的是白卷。它的殺傷力與危害程度,因為添加了政府公信力成本,已經遠遠超過了霧霾本身。如果將這場霧霾比作一場戰(zhàn)斗,那么,沈陽市民對于霧霾的不設防,是出于對政府職能部門信任程度的不設防所造成的,他們沒想到這個“應急預案”竟然會是一張空頭支票。 重度霧霾之下,民眾出于信任的“裸呼吸”,很大程度上是沒想到這個看上去很美、很一本正經的“應急預案”,實際上卻是一絲不掛。所以,應急響應無人響應,不是溝通的渠道出了問題,也不是智商和技術層面出了問題,而是一些職能部門抓工作的誠心與誠意出了問題。 |
相關閱讀:
- [ 11-10]治理霧霾,有效果還得有效率
- [ 11-10]不能讓霧霾成為不治之癥
- [ 11-10]霧霾圍城,應急預案為何不應急
- [ 11-02]讓“精準幫扶”驅散畢業(yè)生心頭霧霾
- [ 10-23]別讓治霾標語成為法治天空的霧霾
- [ 10-20]用“負面清單”吹散“權力霧霾”
- [ 09-15]“霧霾防激光武器100%正確”哪里不正確
- [ 09-01]如何清除政治生態(tài)“霧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