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湯沐海指揮斯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演出羅西尼歌劇《奧賽羅》的官方海報。據悉,該劇作為2014-15樂季的一部分,自7月4日起將在斯卡拉歌劇院演出7場?! √迫舾﹫D
2015年7月4日星期六,位于米蘭市中心的斯卡拉歌劇院就像往常的周末一樣,開門迎客。當天晚上,歌劇院上演了一部新制作的歌劇,這是這座擁有230多年歷史、每年演出多達近250場的歌劇院平凡的一夜。但對于8000公里之外的中國,當晚的演出意義不凡:在樂池里指揮羅西尼歌劇《奧賽羅》的正是著名指揮湯沐海。這不僅是他在斯卡拉的首次登臺,也是華人指揮家首秀斯卡拉的歌劇舞臺。斯卡拉歌劇院在音樂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基本是意大利歌劇的代名詞。不管是歌唱家,還是導演、指揮,都以在斯卡拉登臺為榮?;蛘咭部梢赃@樣說,能夠在斯卡拉登臺的,都是意大利歌劇詮釋者的翹楚。
巴托莉引薦成為羅西尼專家
不同于威爾第的《奧賽羅》,羅西尼的《奧賽羅》屬于冷門歌劇,平日極少上演,但湯沐海對這部作品并不陌生,而且頗有淵源。他還在蘇黎世室內樂團任總監(jiān)時,和同樣居住在此的意大利女中音塞西莉亞·巴托莉私交甚篤。在后者的引薦下,湯沐海受蘇黎世歌劇院時任院長亞歷山大·佩萊拉邀請,在歌劇院指揮了一部羅西尼的冷門歌劇。其中他2012年指揮的羅西尼《奧賽羅》,不僅口碑很好,還出版了影碟,也為湯沐海贏得了“羅西尼專家”的美譽。發(fā)掘西方歌劇寶庫中的冷門作品一直是西方歌劇從業(yè)者的專長,比如希臘女高音卡拉斯讓貝利尼的歌劇重見天日,英國指揮家麥克拉斯推動了捷克作曲家亞納切克歌劇的世界影響力。雖然是巴托莉主導了讓羅西尼的冷門作品重回大眾視野的工程,但湯沐海功不可沒。
通過蘇黎世的演出,湯沐海也與時任院長佩萊拉結下深厚友誼。佩萊拉2012年改赴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任職后,于2014年出任斯卡拉歌劇院院長。在佩萊拉的提議下,湯沐海受邀指揮羅西尼《奧賽羅》新版制作共7場,演出也是斯卡拉歌劇院2014-15樂季的一部分。
舞美符合主流風尚
與湯沐海搭配的導演同樣迎來自己的斯卡拉首秀。大導演尤根·弗里姆千禧年在拜羅伊特執(zhí)導的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備受好評。此后他出任過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的戲劇總監(jiān),后升任總監(jiān),目前和指揮家丹尼爾·巴倫伯伊姆一同擔任柏林國立歌劇院的聯席藝術總監(jiān)。
弗里姆為羅西尼的這部歌劇設計了相當簡易的布景,舞臺被三面高高懸起的紗布包圍,中間放置著一張可以分離的長桌和許多椅子。不管是演員著裝還是舞臺布景都盡量虛化作品的時代特征,唯有合唱團在尾聲之前都以歐洲中世紀的白色圍領搭配黑色長衫亮相,寓意死神或者命運。第三幕簡單換景,撤下桌子,舞臺上鋪滿白沙,就像在馬爾代夫的海灘上一樣。戴斯德蒙娜躺在一艘剛朵拉上等待著奧賽羅的審判,豎琴獨奏在一輛手推車上被慢慢地推出舞臺,給人的感覺好像剛朵拉順著水流在緩慢地飄過。奧賽羅自殺后,合唱團換成西裝,意味著《奧賽羅》的悲劇穿越時空,無處不在。弗里姆的舞臺有點把羅西尼變得像威爾第那般沉重,但他充滿意會和想象力的制作依賴高超的燈光設計來實現劇情轉變,符合歐洲的歌劇制作主流風尚。這一版本的制作明年也會登陸柏林國立歌劇院。
湯沐??坍嫳瘎∩?/strong>
指揮和導演之外,臺柱子無疑是演唱羅德里戈的秘魯男高音胡安·蒂亞戈·弗洛萊茲和演唱戴斯德蒙娜的俄羅斯女高音奧爾加·貝瑞迪亞科。在奧賽羅戲份不大的此劇中,這兩位其實擔綱了主角的地位,一系列情感戲都需要高超的演唱技巧。弗洛萊茲無愧為全球頂尖的羅西尼男高音,漂亮的聲線和近乎完美的氣息控制讓人拍案叫絕。貝瑞迪亞科稍微大號的聲音并不是理想的羅西尼女高音類型,但靚麗的造型為她扳回一城。演唱奧賽羅的美國男高音格利高里·昆德有著楊·維克斯一般雄渾的音質。連同反派角色雅古,他們在第二幕最后的四重唱中盡情發(fā)揮,各自的聲音清晰可辨而又不打架。
湯沐海自始至終賦予了樂隊有節(jié)制的動感,在作曲家招牌式的輕巧配器中盡量刻畫出最后的悲劇色彩。無論是第三幕二重唱,還是序曲,樂隊都體貼地烘托了歌唱家,起到推動劇情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雖然和威爾第的《奧賽羅》相比,羅西尼的同名歌劇弱化了戲劇性,但在人物刻畫和心理轉變方面更為人性化。湯沐海細膩的指揮恰到好處地展現了羅西尼音樂的魅力。
斯卡拉首秀體驗挑剔觀眾
在臺上,斯卡拉歌劇院常常呈現出精彩紛呈的歌?。辉谂_下,斯卡拉可能擁有全世界最挑剔的聽眾。尤其是劇院頂層六樓的觀眾,會對所有看不順眼的非意大利籍音樂家報以響亮的噓聲,和叫好的聲音及掌聲互相比賽,形成一道獨特的音響,回旋在劇院內。當晚謝幕時,除了奧賽羅以外的陣容都領教了一番噓聲與喝彩聲激烈的較量。尤其是導演弗里姆在率領團隊最后登臺時,先是享受了旋風般的掌聲,但還是被倒彩聲壓過。
也許這可以成為中文歌劇走向國際舞臺上的第一堂課,不管是成熟的音樂家,還是歌劇導演,都需要具有強大的內心,方可立足于百般挑剔的歐洲樂迷眼前,坦然接受來自各方面的聲音。但只要他們藝高人膽大,并對自己所做的義無反顧地堅持,總能收獲到歷史的公允評價。湯沐海的斯卡拉首演興許只是他職業(yè)生涯的一小步,但卻是中國歌劇人走向世界的一大步。只有當一批歌唱家和較少的作曲家、指揮和歌劇導演得以進入到西方大歌劇院中展示才華,才能為中文歌劇的國際化進程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