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政變了!當泰國軍方宣布接管政權的消息傳來,世界各地的媒體,已沒有太多大驚小怪,在這個東南亞國家,政變就像不時舉行的領導人選舉,那是可以預期、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泰國人自己對此也反應并不很強烈,蓋因這種泰國特色的政變,其一是一般不會殺人流血,號稱“軍事政變”,卻沒有聽到槍聲;其二是沒有明顯的黨派利益動機,軍方介入了政治,卻又并未與任何政治組織或群體選舉邊站。這種“溫文爾雅”的政變,因此遠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你死我活,而看起來不過是一場有所強制的法庭傳訊。 不管是“溫文爾雅”,還是“你死我活”,政變畢竟就是政變,意味著對既有政治規(guī)則的打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然而,對泰國當前政局來說,軍事政變卻又是化解政治危機的最不壞選擇,實際上乃是不得已而為之。 自去年8月執(zhí)政黨為泰黨議員沃拉差提出“特赦法案”以來,泰國政治重新陷入支持他信陣營與反他信陣營的嚴重對立,已經大半年時間,一直未有緩解。在去年11月發(fā)生由反對派領袖素貼所領導的大規(guī)模反政府游行示威后,泰國前總理英拉·西那瓦曾于去年12月宣布于今年2月2日重新舉行國會選舉,然而,選舉遭到了泰國反對派民主黨的抵制,泰國憲法法院也于今年3月宣布選舉結果無效。最近半年時間,泰國事實上已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看守政府無力阻止反對派游行示威,而反對派也無法把看守政府趕下臺,雙方所形成的政治僵局,不僅直接威脅了泰國的政治穩(wěn)定,給泰國的經濟發(fā)展也造成了巨大損失,去年赴泰觀光旅游的外國游客減少了20%以上,不少外來投資也撤退轉走。 解決僵局的最好辦法是重新舉行大選。然而,支持政府的“反獨裁民主聯盟”(“紅衫軍”)拒絕接受2月份的選舉被判無效,與此同時,反政府的“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卻堅持要求先改革后大選。在現有的政治架構中,泰國已經無法解決這一政治僵局。放任支持和反他信兩個陣營的沒完沒了、不見盡頭的對峙,只會加劇泰國的無政府狀態(tài),給泰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帶來更加嚴重的損失。在無他法可想的情況下,本來秉持中立態(tài)度、刻意置身政治沖突之外的泰國軍方,最終改變態(tài)度,出面主持斡旋兩派的不同主張,在調解仍然未果的情況下,軍方只好選擇解散看守政府并扣押反對派人士,強行打破政治全局。 內部政治紛爭最后要靠軍隊介入才能有所化解,這無疑表明泰國政治文化的明顯不足,主要在于兩個方面: 一是民主意識淡薄。民主不僅意味著意見表達,還意味著尊重程序,現代社會一般都是利益訴求多元的,在程度正義不能得到尊重的情況下,任何在政治生活中訴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群體,都可以用意見表達的正當性來反對合法的政治過程,所造成的結果乃是無法達成政治妥協與和解,也就無法形成穩(wěn)定的政治秩序。 二是政治權威缺失。一個社會的良治不僅體現在民主的有無,還在于政治制度的設計是否合理。泰國的最高權力分散國會下院、上院、憲法法院等多個機構,沒有一個具有足夠權威的機構能夠最后一錘定音說了算。這表面看來是以多權分立達成權力制衡,實則是權力在相互消耗中導致無效。 泰國軍方現在充當起了一錘定音的最后權威,然而,這只是過去大半年來政治對立的結束,卻很難說是泰國政治文化將獲根本改進的開始。在過去很多次政變中,泰國軍方都曾一度終止政治動蕩,但在局勢逐漸穩(wěn)定、軍方又還政于民后,泰國政治過不多久又總是故態(tài)重萌,這說明靠政變來為泰國建立起有效的政治機制,也是十分不可靠的。 泰國的政治能否走出往昔的怪圈?恐怕還是無法樂觀。泰國軍方在接受政府權力后,如果不能對現有政治架構作根本改造,將分散的國家權力收歸于下議院,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確立最終的權威,政變就不過是臨時的政治泄洪,而不是筑起防災抗害的攔洪堤。即便泰國軍方做到了這一點,泰國社會普遍的民主素養(yǎng)不足,也還是可能會使任何政治規(guī)則失效。泰國軍方將如何去做、能否真正實現有意義的改變呢?且拭目以待吧。 程亞文(北京 學者) |
相關閱讀:
- [ 05-26]泰國政變:無法避免的“泰囧”式傷痛
- [ 05-23]軍事政變強制泰國民主反復重啟
- [ 05-21]泰國軍管終究不是良方
- [ 05-21]軍方介入,泰國“政變”只隔層窗戶紙
- [ 05-17]分析稱泰式民主之痛揮之不去 需完善制度建設
- [ 04-04]“定制寶寶”在喧囂,該誰亮劍?
- [ 03-25]MH370墜毀 真相不能失聯
- [ 02-04]大選尚難以左右泰國政治平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