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滿城盡是卷簾門”背后的焦慮
www.strategicstaff.net?2012-08-08 08:09? 張遇哲?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沈陽超市、飯店等各種店鋪關門歇業(yè),“滿城盡是卷簾門”。店家老板稱工商局將進行執(zhí)法檢查,歇業(yè)是因檢查太嚴。沈陽工商局稱,此次打假行動是為了迎接明年在沈陽舉辦的全運會。有關部門稱,除正常管理工作外,并未采取集中整治行動,更未采取高額罰款措施。(8月7日《南方日報》、《人民網》) “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面對工商部門的打假行動,那些經營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家自覺心虛,關門避檢,本是情理之中;而合法經營的商家,則應挺起腰板正常開業(yè),大大方方地迎接檢查才對。然而,沈陽各種商鋪竟然都因工商打假傳言集體關門避檢,以至于發(fā)展到“滿城盡是卷簾門”的地步,這就顯得太不正常了。從媒體配發(fā)的圖片中,餛飩店、拉面館、皮膚病診所等在人們思維中與假貨扯不上多少干系的店鋪,都選擇關門大吉,更出人意料。 當然,相信不會有人認為“滿城盡是卷簾門”的背后,就一定意味著“滿城盡是假冒貨”。同樣是關門歇業(yè),卻未必都是心中有假。面對記者采訪,就有小商店老板坦言,雖然自己店鋪手續(xù)齊全也沒有假貨,但“看到別人都關了,很多店也罰不少錢,后面的火鍋店老板也被帶走了”,感到害怕,所以“趕緊關門”。 社會心理學認為,人們具有從眾心理,如果脫離了大多數,會讓人產生不安感,尤其是對自己缺乏自信的時候,這種心理效應會更加顯著。在這起事件中,占多數的合法商家竟然跟風占少數的不法商家關門歇業(yè),就源于對能否通過檢查缺乏自信。正如一位店主表示,本來是不怕檢查,但他認為這次檢查不是正常的那種,當時都傳一罰就是幾萬元,而且還抓人扣貨。 從不怕檢查到怕檢查,商家的立場變化恰恰折射出內心深處的“亂罰款焦慮”。按理說,“身正不怕影子斜”,沒有假貨不應畏懼打假,但倘若有關部門“雞蛋里面挑骨頭”,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罰款,商家也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 一直以來,盡管中央和地方三令五申嚴禁亂收費、亂罰款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但亂罰款的魅影卻始終沒有淡出公眾視線。這一方面源于罰款經濟。去年,云南羅平縣部分商戶向《中國青年報》反映當地工商部門亂罰款、亂收費,羅平縣工商局承認罰款有指標,甚至出現工商執(zhí)法人員向正當經營的經營戶索要現金以完成目標任務的荒唐事。另一方面源于運動式執(zhí)法。有的部門平日里疏于管理,卻試圖通過一兩次專項整治行動立竿見影,于是就不惜采取提高罰款金額、扣人扣物等違規(guī)手段以求速效,從而破壞了執(zhí)法的公平公正,侵害了商家的合法權益。此次打假行動的背景是迎接明年將在沈陽舉辦的全運會,這就不免讓人擔心有關部門非常時期“特事特辦”,通過亂罰款重典治亂。 目前,沈陽市有關部門表示,相關部門除正常管理工作外,并未采取集中整治行動,更未采取高額罰款措施。當地媒體通過微博予以澄清,指出“所有遭到重罰的都只停留在傳說”。相信這場打假風波會很快得到平息。不過,反思不能就此停止,緣何諸多商家會輕信傳言,如何為“亂罰款焦慮”去魅,有關方面必須深刻反省,拿出實際行動。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7]2億片假藥是打假成績更是瀆職證明
- [ 07-27]假如打假的方舟子遇到了陳獨秀……
- [ 07-17]學位論文打假需明確何為“剽竊”
- [ 05-11]謹防固化“打假記者”
- [ 05-08]媒體打假的“啄木鳥效應”不可少
- [ 04-19]“刑也上大夫”當成學術打假常態(tài)
- [ 04-11]容假的社會,打假總是無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