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晚上從??谑泄ど叹肢@悉,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復檢,農夫山泉和統(tǒng)一企業(yè)的3種抽檢產品全部合格。1日17時,??谑泄ど叹謴闹袊鴻z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拿到復檢結果。結果顯示: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30%混合果蔬(生產日期為2009年6月27日,規(guī)格為500毫升/瓶)、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水溶C100西柚汁飲料(生產日期為2009年8月16日,規(guī)格為445毫升/瓶)、統(tǒng)一企業(y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的蜜桃多汁(生產日期為2009年8月22日,規(guī)格為250毫升/瓶)等3種飲料檢測結果全部合格。復檢結果出來后,??谑泄ど叹诌B夜向相關企業(yè)進行通報,同時向所屬工商分局及工商所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停止下架行為。(新華網 2009年12月2日)
此消息一出,網站上各種質疑的聲音都有:是??诜矫娴谝粰z測結果存在貓膩?還是海口有關部門屈服壓力或者“被公關'的結果呢?筆者認為,不管復檢合格的說法是否可信,兩份“打架”的檢測報告一定存在問題,這個事件背后的真相誰來“復檢”?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總砷含量超標應該是一個客觀的指標,一個無法更改的數字指標,絕不是一件藝術品,不同的人、不同的機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更不是橡皮泥,不同的人捏就會有不同的人像。因此,筆者以為,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海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測技術中心的兩份截然相反的結果,一定是有一個結果是錯誤的。那么究竟是誰錯了呢,錯在哪里,為什么出錯?不論是對企業(yè)還是消費者而言,相關機構都應該有一個說法。
顯然,一紙簡單的復檢合格的報告并不能還原“砒霜門”事件的真相,也無法讓公眾釋惑。兩個部門都是省級以上的權威部門,應該說不會像縣級機構,在設備、技術力量有什么多大問題,而導致結果的異常。兩份“打架”的檢測報告,對消費者來說,究竟該相信誰?在撲溯迷離的農夫山泉“砒霜門”事件中,至少有以下問題需要我們去厘清:食品安全檢測究竟哪個部門說了算?初檢出問題后,應該履行怎樣的復檢程序?誰有復檢的資格?如何保證復檢的公正性?這些問題對于保護企業(yè)和消費者的合法權利都至關重要。
“砒霜門”真相只有一個,如果是??谑泄ど叹只蚝D鲜〕鋈刖硻z驗檢疫局檢驗檢測技術中心第一次的檢測結果錯了,那么,是不是應該賠償企業(yè)因此導致的巨大經濟損失和品牌損害?這個錯誤結果背后是否存在利益關系?如果存在,獲利者就應該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果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的報告是被“公關”的結果,那么,公關者或被公關者都是消費者的罪人!
食品安全事關民生,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容不得任何疏忽,對于農夫山泉“砒霜門”事件,公眾有權利知道喝進自己身體的東西究竟有沒有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對這個亂象進行“復檢”!
- 2009-12-02農夫山泉砒霜門鬧劇源于制度的貧困
- 2009-12-02“砒霜門”還有多少迷霧
- 2009-11-30“砒霜果汁”不需要急就章式的自證清白
- 2009-09-01學生之砒霜官員之蜜糖
- 2009-04-24砒霜有毒 罪不至“死”
- 2009-03-24奧迪變砒霜?
- 2009-03-24政府不該用納稅人的銀子讓奧迪變砒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