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无码电影亚洲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_免费人妻中文在线视频_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際 > 正文
印度經濟奇跡體現在哪? 民眾生活提高得很快
www.strategicstaff.net?2006-12-06 10:31?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城市面貌十幾年不變

  印度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日前在新德里宣布,今年第三季度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9.2%,創(chuàng)下了自1991年經濟改革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一結果大大超過市場預期,讓各國媒體驚嘆不已。然而,許多來過印度的外國人卻不免對此提出質疑:這里真的是連續(xù)數年經濟增長率在8%以上、僅次于中國的最有活力的經濟體嗎?在中國,人們可以時刻感受到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這種變化看得見、摸得著。但是在印度,人們笑稱“十幾年不回去也不會發(fā)現什么變化”。印度9.2%的經濟增長率究竟哪里去了?

  服務業(yè)仍是主要增長動力

  即使在新德里、孟買這樣數一數二的大城市,高于10層樓的建筑也不多見;狹窄的馬路塵土飛揚,各種車毫無秩序地在上面行駛;超市、大型商場少得可憐,全國的高速公路加起來不過200多公里;每年夏天用電高峰期,一天要停好幾次電……人們的確很難把這些和8%、9%的GDP增長率聯系在一起。而事實上,印度的經濟高增長也并不體現在這里。

  在奇丹巴拉姆列舉的各項數字中,占據印度國內生產總值50%以上的服務業(yè)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貿易和金融服務的增長幅度達到了9.5%。在印度最引以為自豪的信息技術外包服務業(yè)中,幾家大型公司的賬面收入更為可觀。據印度《金融時報》、《經濟時報》等媒體報道,維普羅、信息系統(tǒng)以及塔塔咨詢等企業(yè)今年上半年的稅后純利潤增長都超過了30%,為印度的GDP增長可以說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于基本不存在規(guī)模生產、大量能源消耗以及物流轉運等環(huán)節(jié),服務業(yè)并不能像制造業(yè)那樣強勁地帶動硬件設施發(fā)展,因此以“城市變化”或“蓋樓修路”來衡量印度的經濟增長并不合適?!董h(huán)球時報》記者到孟買、班加羅爾等城市采訪這些企業(yè)時注意到,許多收入可觀的金融服務公司往往就坐落在一棟低矮昏暗的破舊建筑里,在有“印度硅谷”之稱的班加羅爾軟件園,其圍墻外面的公路已經破爛得不成樣子,1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走上至少1個小時,但印度的服務業(yè)正是在這樣的硬件條件下每年取得雙位數的增長。

  企業(yè)壯大拉動民眾生活富裕

  許多印度學者都曾經形容自己國家為“穿著破襯衫的強壯小伙”,意指在破舊基礎設施掩蓋下的內在實力和廣闊發(fā)展前景。在印度,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主要體現在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以及由此而來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孟買證券敏感指數從2003年的3000點左右一直升到如今的接近14000點,這種快速的飆升充分展示了印度企業(yè)在過去幾年里所取得的發(fā)展和進步。印度信實集團、塔塔集團的股票價值都較幾年前增長了數倍以上,維普羅公司、雷迪醫(yī)生實驗室等企業(yè)更是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利潤率穩(wěn)步增長。雄厚的資金儲備給企業(yè)加大研發(fā)投入以及擴大產業(yè)規(guī)模提供了條件,像蘭伯西制藥已經開始逐步跳出早先的藥物仿制模式,轉而成立了自己的研發(fā)實驗室,著手與歐美制藥企業(yè)在技術環(huán)節(jié)上展開競爭;信息系統(tǒng)公司、塔塔集團等則逐步加大海外收購力度,同時進軍中國、東盟等地進行投資。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則是印度經濟增長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得益于企業(yè)的巨大發(fā)展活力,老百姓的工資收入在過去幾年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如今一名軟件工程師的月薪能達到2.5萬盧比左右(1美元約合45盧比),而且基本上不用發(fā)愁找不到工作。現在,大屏幕彩電、窗式空調和摩托車成為普通民眾最搶手的“大件”,而在幾年前這些還都是不可想象的奢侈品;一些“先富起來”的中產階級則已經在全力籌劃購置一輛50萬盧比的小型轎車,或者是無需再和父母合住的單獨住房。

  進展緩慢的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與印度的經濟發(fā)展不同步有許多內在原因。首先,民營企業(yè)是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國家作為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的承擔者,收入來源主要靠稅收,相比之下較為有限,再加上印度中央政府在國防預算、執(zhí)政黨的“政績項目”方面開支過多,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則明顯捉襟見肘;其次,即使有了充足的資金,由于土地的私有化,印度政府在城市改造、道路修建方面也面臨著重重障礙,往往一條公路因為某些住戶不愿搬遷而被迫停滯的現象非常普遍;最后,即使所有的條件都已經具備,印度有些項目的施工效率同樣很低,由于各種各樣的勞工保護條款,工人們往往是“干半天歇半天”,一個月的活三個月干完也是常事。

  薄弱的基礎設施還以一種另類的方式為印度的經濟高增長做出了貢獻,如今年第三季度印度酒店業(yè)的營業(yè)增長高達13.9%,主要原因便是數量少設施差的酒店因供不應求而導致價格水漲船高:一個在國內根本排不上任何星級、只能算是“招待所”的酒店每天收費都超過100美元,孟買、班加羅爾等城市的五星級酒店價格普遍維持在300美元左右,而且“一房難求”,預訂單排到了幾個星期以后。

  但另一方面,基礎設施給印度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更多是制約,像新德里一些小區(qū),因為人們生活富裕之后空調數量增加,導致電力負荷過大而頻頻斷電的情況非常普遍;城市交通也因汽車數量大幅增加而變得更加糟糕,因此許多人報怨“富裕了還不如不富?!薄F髽I(yè)同樣也是如此,信息系統(tǒng)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薄弱的基礎設施一方面制約了本國制造業(yè)等“實體企業(y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讓外資對此望而卻步,否則,作為印度傳統(tǒng)的優(yōu)勢產業(yè)——服務業(yè)還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為印度的經濟增添更多活力。(駐印度特派記者 陳繼輝)

 


責任編輯: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